Mass migration A組--陳紜芳 、陳怡廷 、柯沛吟、陳文麗、梅氏賢、徐智俊
介紹(柯沛吟)
-
大規模人口外流。
-
愛爾蘭移民的原因是什麼?
- 了解更多的國內因素。
愛爾蘭移民趨勢(柯沛吟)
-
愛爾蘭移民報告的統計數據。
-
大飢荒以及世界大戰。
- 什麼原因讓愛爾蘭的移民下降?

(陳紜芳)
(徐智俊)
1.移入國:美國 英國 澳洲 加拿大 紐西蘭 是接受國
工業革命 工業興起 需要勞動力
2.本國因為移出太多而衰退
3.移民性別比例:
男與女比例接近
4.工資海外比較高
5.天災(飢荒)
人禍(獨立戰爭)
(陳文麗)
-移民群體中15-34歲的年齡層占總移民數的
80%(表5.3a),但自1881年至1911年該
年齡層的總比率有下跌的趨勢。
-各年齡層的比率其實也都普遍下跌。
-15歲年齡層的移民大部單身,已婚或失婚的占總數的10-15%。
-15歲一下的兒童,移民的比率小很多。
-中年輕的父母比較多。
-移民率在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。
-移民率:Connaught,Munster比Ulster,Leinster高--鄉村向西部及南部遷移
-比較突出的是Dublin的移民率非常低。
-城市的移民率全面提升然后在1881年下降。
-愛爾蘭移民率最高的地區,移民偏愛美國。Ulster的移民則較偏愛英國、加拿大、澳洲及紐西蘭。
-報告中還是劃分了移民的職業結構。
-非技術工作占大多數。
-推論:原因1.單身、非技術性、年輕-花費較少。在移民情況下,這群體獲益較多。
-原因2:農業勞動機會縮小。馬鈴薯栽種下降、就業不足、低工資、提升爲小農夫的機會有限......
女生比男生機會更小。
-Fitzpatrick
移民率--居民的土地擁有
移民率--鄉村勞工的共用下降
-移民--在鄉間的繼承/遺產制度。
stem family主幹家庭在愛爾蘭盛行。在大饑荒以後,農田被分割相對變少。
-繼承者:男性,但不一定要長子
:離開--經濟依賴,家庭特徵,如年齡、兄弟姐妹
-大家庭有較高的移民率。
-極度貧困--推動/抑制移民
-非常窮困的愛爾蘭人無法找到資源進行移民投資。
-Cousen
1.來自愛爾蘭的極度貧困的人爲什麽不大規模移民?
2.爲什麽很多人選擇較昂貴的移民配套移民到美國?
(陳怡廷)
· 移民歲數平均在15--34歲比例最多
· 後期移民比例下降—>語言問題、適應不良
· 農業大量開發
· 家庭人數(人數越多,移民機率越高)
(梅氏賢)
•後饑荒時期,愛爾蘭移民的下降導致愛爾蘭薪資與生活水平的增加。
•家庭規模越大移民比例越高
•農業對於移民比例有很大的影響
•1880年代起,移民還受到財富的影響
•個人象征(宗教、教育水平等)也影響到移民比例
•愛爾蘭的生活安定是導致愛爾蘭移民下降的主要因素,但它也是其他問題的起因
•如果人口及勞動力下降,愛爾蘭人的生活品質會不會提高?
Comments (0)
You don'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.